初创团队的精细化分析和 Growth Hacking

编者按:本文作者孔淼,来自北京诸葛云游科技有限公司,一家专注移动端数据分析和 Growth Hacking 策略的企业服务公司。在服务客户过程中,他们发现当前国内开发者所接触到的数据分析、产品分析思路都还非常传统,缺乏 “精益分析” 的思维和方法,因此写了此文分享。

前言:最近一直在研究互联网产品的 AARRR 模型和 Growth Hacking,有了一些思考,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,希望能够抛砖引玉,欢迎持有不同见解的朋友讨论、拍砖。

那么为什么要精细化分析?什么是 Growth Hacking,并且我们如何去做 Growth Hacking 呢?接下来我将从 “人群差异化”、“从流量经济到 AARRR 用户模型”、“硅谷公司的 Growth Hacking”、“寻找自己的 Growth Hacking 策略” 等几个方面去解释。

人群差异化

有过 App(网站)开发和运营经验的朋友,一定对百度统计,友盟,Google Analytics 等统计工具毫不陌生,它们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统计服务,比如总用户数,每日活跃用户数,或者页面访问数等等。只是这些分析只能是一些通用的细分维度下(如渠道,版本等)的统计数字,所以这些统计工具无法从更详细的维度(例如用户的人口属性,用户的行为事件等)去细分用户群体。

我们看看下面几组来自 Talkingdata 的年度报告图片:

初创团队的精细化分析和 Growth Hacking

Continue reading “初创团队的精细化分析和 Growth Hacking” »

《腾讯传》读后感

今天在手机阅读无意看到马化腾先生找吴晓波撰写的《腾讯传》。

一个下午读完,那种感觉就像在时光书里走了一圈,看到许多遗忘了的面孔和曾做过的事儿。

前言觉得吴的文笔不错的样子,前部分感觉有点不知如何下笔入手描述,于是变成了难堪又尴尬的奉承。

感觉是好多按年发生的同行大事件的堆砌;到中部,开始进入状态,却偏偏又在许多应当着墨的地方跳过,下一章节却无故跳跃省去了衔接上文事件。尾部在毫无预兆中忽然终止,不着东西。

鉴于对吴晓波此人的文风和人物不了解,就不做任何的评价,但是感觉这《腾讯传》是写得特别的纠结和不大顺畅的,当然在前言作者也说了他写得犹豫和不知如何下笔。但终究却是写了,就是不明白为何不拒绝而勉强去敷衍的感觉。

更多的觉得这是前部是马化腾的个人成长札记,中部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年鉴,后部是腾讯的大事件和迭代版本。

Continue reading “《腾讯传》读后感”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