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GC、PGC和OGC

ucg-pgc-ogc

一般认为Web2.0(论坛、博客为代表)和Web3.0(社交平台、微博客为代表)的相继流行,UGC(User-generated Content,用户生产内容,也称UCC,User-created Content)功不可没。
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网上内容的创作又被细分出PGC(Professionally-generated Content,专业生产内容,也称PPC,Professionally-produced Content)和OGC(Occupationally-generated Content,职业生产内容),甚至有UGC、PGC和OGC谁是主 流的讨论。

这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。一个平台(网站)的PGC和UGC有交集,表明部分专业内容生产者,既是该平台的用户,也以专业身份(专家)贡献具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内容,如微博平台的意见领袖、科普作者和政务微博。PGC和OGC也有交集,表明一部分专业内容生产者既有专业身份(资质、学识),也以提供相应内容为职业(职务),如媒体平台的记者、编辑,既有新闻的专业背景,也以写稿为职业领取报酬。

因此,UGC和PGC的区别,是有无专业的学识、资质,在所共享内容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工作资历。PGC和OGC的区别,相对容易,以是否领取相应报酬作为分界,PGC往往是出于“爱好”,义务的贡献自己的知识,形成内容;而OGC是以职业为前提,其创作内容属于职务行为。是否有非专业的OGC?

从上图也看到UGC和OGC没有交集。在一个平台(网站)上,用户和提供商总是相对的,两者之间,既是该平台的用户也是该平台的提供商的角色可能有,但属于极少的群体。

以OGC为代表的网站如各大新闻站点、视频网站,其内容均有内部自行创造和从外部花钱购入版权;以UGC为代表的网站如各大论坛、博客和微博客站点,其内容均由用户自行创作,管理人员只是协调和维护秩序;PGC则在这两种网站中都有身影,由于其既能共享高质量的内容,同时网站提供商又无需为此给付报酬,所以OGC站点和UGC站点都很欢迎PGC。

显然,PGC是稀缺的,由于内容的生产是需要成本的(时间、人力和物料),不给付报酬恐难维继,而给付报酬的PGC则归属到OGC的范畴。无论是以内容提供见长的新闻站点、视频网站,还是以互动服务见长的社区、社交站点,都努力争取更多的PGC。

或许PGC只是业界的一种错觉,根本上来看,PGC是UGC中的一部分,只是这部分内容相当精彩。互联网内容供应仍是泾渭分明的UGC和OGC。

来源:刘振兴      人民网研究院

初创团队的精细化分析和 Growth Hacking

编者按:本文作者孔淼,来自北京诸葛云游科技有限公司,一家专注移动端数据分析和 Growth Hacking 策略的企业服务公司。在服务客户过程中,他们发现当前国内开发者所接触到的数据分析、产品分析思路都还非常传统,缺乏 “精益分析” 的思维和方法,因此写了此文分享。

前言:最近一直在研究互联网产品的 AARRR 模型和 Growth Hacking,有了一些思考,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,希望能够抛砖引玉,欢迎持有不同见解的朋友讨论、拍砖。

那么为什么要精细化分析?什么是 Growth Hacking,并且我们如何去做 Growth Hacking 呢?接下来我将从 “人群差异化”、“从流量经济到 AARRR 用户模型”、“硅谷公司的 Growth Hacking”、“寻找自己的 Growth Hacking 策略” 等几个方面去解释。

人群差异化

有过 App(网站)开发和运营经验的朋友,一定对百度统计,友盟,Google Analytics 等统计工具毫不陌生,它们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统计服务,比如总用户数,每日活跃用户数,或者页面访问数等等。只是这些分析只能是一些通用的细分维度下(如渠道,版本等)的统计数字,所以这些统计工具无法从更详细的维度(例如用户的人口属性,用户的行为事件等)去细分用户群体。

我们看看下面几组来自 Talkingdata 的年度报告图片:

初创团队的精细化分析和 Growth Hacking

Continue reading “初创团队的精细化分析和 Growth Hacking” »

「增长黑客」思维,如何帮Airbnb 7年积累1000万用户?(实录)

以下是大概在11月12日左右,朋友圈看到深圳一位PM分享的,然后搜索查看的,部分以前看过,但是大抵忘了,便反复重温一遍,直到随时在合适的情景就会蹦出来。

图片2

 

「增长黑客」思维,如何帮Airbnb 7年积累1000万用户?(实录)

作者:范冰(《增长黑客》作者),网名XDash。

 

北京乐游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,二次元动漫项目“高能贩”产品总监。曾任职盛大创新院,担任 “ WiFi 万能钥匙 ” 产品经理。中国最早的个人站长及共享软件开发者,科技博客“同步控”创始人,资深自媒体及专栏撰稿人,网络营销机构顾问。业余是自由设计师与开发者。

 

Airbnb 早期的 growth hacking 案例案例 1

 

一、 Airbnb 的发展史

 

Airbnb 的两位创始人 Gebbia 和 Chesky 早期都是美国旧金山的设计师,他们最早做这个项目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。不像现在整个大环境有点浮躁,大家都想着自己做点事,所以出来创业。

 

他们最早是基于自己的需求————把阁楼出租。但当时现成的社交网站上发帖子会觉得比较冷冰冰的,所以两人自己建立了一个网站,他们希望这个网站更有设计感、更能吸引人。

 

当时正好有个设计展,周围旅馆都客满,他们的产品刚上线,网站比较简单,放了三张气垫床的照片,所以直接给网站命名 Airbnb 。

Continue reading “「增长黑客」思维,如何帮Airbnb 7年积累1000万用户?(实录)” »